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游戏评测 > 《三国:谋定天下》s4赛季暗道潜袭使用技巧攻略

《三国:谋定天下》s4赛季暗道潜袭使用技巧攻略

文章来源:潮游速递网作者:admin发布时间:2025-11-26 18:01:16

《三国:谋定天下》S4依旧保留了暗道玩法,不过与S3相比,该玩法更为完善。而且在玩家们持续不断地开发下,其作用已今非昔比。本期攻略就来给大家讲讲,在S4如何借助暗道玩法实现破局!

三国谋定天下s4暗道潜袭用法技巧攻略

1、相较于S3赛季的暗道潜袭,S4赛季最大的改动在于两点:

第一点:只有霸业积分低400积分(S3低于500积分)的劣势盟才能使用暗道潜袭,至此暗道明确成为劣势方独有的的破局利器,使得因前期失误被围困在出生州的劣势盟也能在后期打出精彩操作。

第二点,S4赛季资源州互通这一重大变动,极大强化了暗道的作用。在S3赛季,资源州被出生州分隔,暗道作用仅局限于一小部分资源州,成为强盟奠定胜局的关键助力。而到了S4赛季,暗道突袭可由劣势盟单方面展开,资源州互通从局部扩展到整体,让劣势盟得以采用“村庄包围城市”的策略,抓住时机实现成功反击!

2、s4问鼎赛季资源州板块构成

资源州由三圈郡府层层递进,从各个出生州出关郡府为第一圈郡府,再经过第二圈中间郡府的争夺,即可进入最后一圈资源州州府和郡府的争夺来进入河洛地区。

第一圈有九个出关郡府,第二圈有九个中立郡府,第三圈有三个进司州府和三个进司郡府,郡府的构成也影响着暗道口的分布,明白了三谋资源州板块的构成后,我们就更容易理解暗道潜袭的基本逻辑。

资源州地道口分布规则

进资源州的每个关口前都有一个暗道口,围绕郡府的每个城池均至少有一个暗道口,郡府县内必不存在暗道口,从资源州州府进河洛关口所属城池必没有暗道口,从郡府进河洛关口处均有一个暗道口。

在明确暗道潜袭这一战略意图后,第一步要做的是清点州府已集结的兵力,理想状态下兵力应在600队以上(也就是说,到了中后期,每位成员需配备3队主力)。同时,辎重必须装满(因为交战过程中辎重消耗极快,平均一位成员一天大约要消耗20w左右的辎重) 。

3、s4暗道潜袭资源州夺城技巧

拦截调动

派出盟中的高战团,前往标记的敌方调动的必经之处阻击,由于敌方调动路线较远,且毫无防备,只要我方准备充分,连一只苍蝇也放不进城池。

封锁路线

利用地形,在道路狭窄处当道扎寨,一排排营帐封锁道路,同时派斯巴达清理红地,坚壁清野,铺路并夺取码头。

快速铺路

常言道兵贵神速,时间等同于战机。安排专业的铺路组成员交替进行秒铺,一路铺至攻城大营,这是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。要是目标是夺取一座空城,那就得另外安排成员分散开来铺路,以此阻止对方放置地基。倘若对方主城已经布满,那么在安排拦截敌方调动的同时,也务必做好攻坚计划。

合理建筑

出暗道之后,务必划定扎营区、设置防火带并放置同盟大营。司仓要预留好技能用于生产辎重。暗道潜袭属于突然袭击,敌方通常不会在城池内留存大量驻军与辎重。此时,派出神行密切盯防敌方运往目标城池的辎重车并加以拦截,过不了多久,目标城池就会因辎重短缺而失去战斗力。而我方部队5分钟能回到州府,1分钟即可通过暗道潜袭迅速赶赴前线。同时,同盟大营与营帐相互配合,可为我方部队提供补给,使战力更加持久。

巧用国策

若我方居民身处目标城池所属的郡府之中,便可协同运用【雾锁重楼】与【流言四起】这两项国策,达成完美连击。自暗道口出兵后,即刻对目标城池施展【流言四起】,两小时后,敌方部队将无法调动目标城池,也无法使用城池内的辎重与军团,且此效果会持续八小时。

规划时间

若敌方在察觉到敌情的即刻便启动了城池固守,那么一小时后敌方开启的这次城池固守,会持续六小时。而我方的【流言四起】准备时间为2小时,持续时长是八小时。待敌方的城池固守结束后,还会有三小时处于【流言四起】的负面状态之中。当下正好是下午四点,此刻就能够开启攻坚战!要是敌方发现敌情较晚,或者没有在第一时间开启固守,我方应马上宣战,以此打断对方的固守行动!

国策联动

大家都知道,新国策能够同时在技能栏里刷新。要是我盟正好持有【雾锁重楼】,那么在目标固守结束前三小时释放国策,就能顺利衔接后续三小时的攻坚战,让对方的【强攻】【固守】科技失去效果,加快攻破敌方主城的速度。事实上,在这般强大的国策连击之下,不到一小时,大部分主城玩家就会被击溃,夺取城池简直轻而易举。

若目标城池所属郡府内并无我方居民,那么便不考虑新国策内容,仍以拦截敌方调动为首要任务。待完成固守之后,先击溃敌方主城,再行攻城之举。在挑选目标城池时,通常选取敌方补给线远超我方 “6分钟补给” 的城池,借此获取优势局面。

以上就是潮游速递站整理带来的《三国:谋定天下》s4暗道潜袭用法技巧攻略,更多相关游戏攻略,请关注潮游速递站!

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
声明: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。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学习分享之用,如有内容图片侵权或者其他问题,请联系本站作侵删。
  • 最新文章